6月6日上午,广西2023年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西江梧州段水生生物放流平台举办,并向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で蛲斗坯?0万尾,这是我市推动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开展增殖放流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西江干流是珠江流域最大的河流,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で彩俏仪饔蛎婊畲蟮牡种首试幢;で?。市农业农村局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放流鱼苗2100万尾,有效恢复和补充水生生物数量,累计建设“人工鱼巢”4万平方米,已形成广西内河最大人工鱼巢聚集地。同时,西江梧州段水产种质资源?;で味啻纬鱿执蠊婺5墓愣械扔憷嗖?、繁殖、洄游渔汛,我市淡水捕捞产量稳定在4400多吨,渔业生产与生态?;は嗟靡嬲谩?/p>
此外,为引导社会公众定点规范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我市积极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全国首批、广西首个水生生物放流平台。我市还组织农业农村、公安、检察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提升管江护江能力,加强公益诉讼领域协作配合,以联防联治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通过警示教育、科普宣传等形式,加强渔业法律法规和增殖放流知识宣传,不断增强社会资源保护和生态?;ひ馐叮Ρ;つ盖缀?。
?。ㄎ嘀萑毡?陈益铭 程家玲)